“黄文弼与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化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15-05-03 浏览次数: 10

由新疆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文学院、西域文史研究中心,新疆龟兹研究院共同承办的“黄文弼与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8-25日在新疆师范大学隆重召开。其中10月19-20日,与会专家在乌鲁木齐开展学术讨论;21-27日,参会专家在黄文弼中心主任朱玉麒教授、黄文弼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荣新江教授的带队下分赴库车、和田,开展了丰富的文化考察活动。

点击查看原图

 

参观克孜尔石窟陈列馆

考察克孜尔尕哈烽燧

点击查看原图

库车线路包括中国、瑞典、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内外四十余位长期从事西北史地研究的学者。考察队于10月21日出发,重点考察了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库车老城、库车大寺、铁门关等遗址。黄文弼先生是中国科学考查克孜尔石窟第一人,他曾踏查了全部石窟区,并对其中146个石窟进行了编号,为以后我国学者调查和研究克孜尔石窟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宝贵经验。库车考察队在克孜尔石窟停留了近一天时间,学者们都被黄文弼先生执着坚守的科学精神所感染,迟迟不愿离去。通过对克孜尔尕哈烽燧、库车老城、库车大寺、铁门关等遗址的考察,为研究中国西域文明史提供了珍贵的实地经验。

和田线路共有来自伦敦大学、英国图书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疆龟兹研究院的11名专家组成,为了取得更为丰硕的考察成果,组成了由荣新江教授任组长,孟宪实、李肖教授任副组长的学术指导小组,在他们的带领下,考察团参观了巴州文物局陈列馆、巴州博物馆、民丰博物馆、和田博物馆、约特干古城遗址、牛角山、阿克阿斯比尔古城、山普拉墓地、买力克阿瓦提遗址、胡杨麻札、热瓦克佛寺遗址、麻札塔格遗址、达玛沟小佛寺及周边遗址等地。该考察组此次收获良多,如通过对巴州博物馆馆藏两只“银盘”的重新鉴定,纠正了国外学术界的错误;通过考察约特干遗址出土的基督教的金币、十字架和金牌,认定遗址存续期间,应该有传教士来此传教,进而证明,该址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遗址;通过认真考察和研究和田博物馆馆藏的于阗语、粟特语及汉语木简、泥封等,为今后对和田历史、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文弼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被誉为中国新疆考古第一人,他所参加的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黄文弼先生自1928年以来,先后四次进入新疆考察,行程38000余公里,他的足迹踏遍了新疆文化遗产最丰富的两大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黄文弼先生在塔里木盆地,重点在于调查与发现焉耆、库尔勒、轮台、库车、沙雅、拜城、和田、于阗、皮山、叶城、巴楚等地的遗址。他探查过的遗址数百,重点发掘的也有数十,对所有遗址都有详略不同的记录。此次文化考察,就是沿着黄文弻先生当年的考察线路,进行实地探访。行走在黄文弼先生及其团友们曾经走过的道路上,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新疆考古第一人——黄文弼先生爱国奉献、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高尚节操,也近距离触摸到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执着、坚守的优秀品质。学者们在共同缅怀黄文弼先生的同时,更为黄文弼先生感到骄傲,我们相信每一位参加考察的学者,将继承这种执着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推动黄文弼与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研究工作,将西北史地的考察研究推向更高的高度。

(转载自http://wxy.xjnu.edu.cn/s/91/t/78/f5/1f/info62751.htm,供稿人:徐军华)

点击查看原图

 

库车考察组成员在克孜尔石窟陈列馆前合影

和田考察组成员在巴州博物馆前合影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尼古拉斯·辛姆斯-威廉姆斯教授 在巴州博物馆鉴定银盘

考察和田博物馆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考察山普拉古墓地

 

 
 
 

 

联系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02号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
邮政编码:830054 电子邮箱:hwbinstitute@yeah.net
联系电话:0991-4332251 中心传真:0991-4332251
#

版权所有: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0500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