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弼特藏馆简介
发布时间: 2025-03-12 浏览次数: 13


  

  黄文弼特藏馆是面向新疆师范大学全体教职工、研究生、本专科生以及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学生提供研究、学习之便的服务部门,是宣扬中国的“新疆考古第一人”——黄文弼先生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的研究平台,是弘扬黄文弼忠于职守、捍卫主权的爱国情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文弼特藏馆的建成,缘起于2012年黄文弼先生的后人无偿地将其珍藏和使用的图书文献、拓片手稿、照片实物等捐赠给新疆师范大学,在此特别感谢黄文弼先生的后人的无私奉献。黄文弼特藏馆除了保存和利用黄文弼的藏书之外,还将承担以下的功能:一是开辟黄文弼与中瑞西北考查团的永久性展览,以纪念西域研究者的开创之功;二是以黄文弼图书为核心,汇集西域研究的文献资料,使黄文弼特藏馆成为世界范围内西域研究的资料中心;三是以此为平台,进行持续的西北学术史研究。

黄文弼,字仲良,湖北汉川人,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门。1918年毕业留校。1927年以后,他的学术人生与中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的科学考古联系在一起,成为新疆考古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他一生四次到新疆,分别是:1927年“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成立,黄文弼作为首批中方考查团员,随团由北京出发赴内蒙、新疆考察;1933年9月,黄文弼以教育部特派员之职,随斯文·赫定的“绥新公路查勘队”再次西行,到新疆考察教育和古代文化;1943―1944年,受西北大学委托,第三次赴新疆考察,重点考察教育文化和古迹文物;1957年9月―1958年8月,第四次到新疆,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和新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物工作者,在哈密、伊犁、焉耆、库车等地考察。其间,在乌鲁木齐演讲,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新疆在汉唐以来即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1966年12月18日,黄文弼先生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

黄文弼在西北地区做了长期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以其考察和研究的成果,撰写了大量的考古研究论文和专著,其先后出版的著作几乎都与新疆有关,如《高昌陶集》《高昌砖集》《罗布淖尔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新疆考古发掘报告》《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等。在中国考古学的许多领域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为中国考古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文弼先生的西域考古实践与研究扩大了传统史学研究的范围,开启了新疆考古史的新篇章。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新疆考古第一人。

黄文弼中心不仅是为黄文弼树碑立传,最早的宗旨,其实是希望在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考察的地方,为所有开启西域研究的西北科考团先驱者建立永久性的展馆。一直以来,我们得到黄文弼之孙黄纪苏先生、袁复礼子女、刘衍淮子女的支持,着重于黄文弼、袁复礼、刘衍淮的研究。有关科考团其他成员的研究,因为缺少机缘,有些已经有所展开,如徐炳昶、陈宗器的研究,有的进展较慢。这并不符合黄文弼特藏馆的宗旨。因此,我们特别希望有机会接触社会各界关心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研究者,尤其科考团成员的后人,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按照黄文弼中心的未来计划,我们希望条件成熟的时候,一个被命名为“西北科学考查团纪念馆”的机构可以在新疆被建立起来。


 
 
 

 

联系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02号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
邮政编码:830054 电子邮箱:hwbinstitute@yeah.net
联系电话:0991-4332251 中心传真:0991-4332251
#

版权所有: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05001451